
据行动亚洲伦敦观察员提供资料,最近伦敦最热门的,拥有众多名人和皇室后裔出入的一家night club,在大门口悬挂“no fur”标记,并出台了一项新的政策,只要穿真皮草的都不能入门。当地的动保组织则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,教他们如何辨识皮草。club还安排在客人入门后给每位客人发放反皮草徽章试戴。政策实施初期特意请到了威廉王子,凯特公主,亨利王子等名人支持,拒绝皮草之风在英国日渐浓烈,伦敦的商店里销售的带毛服饰大多以仿毛材料,并悬挂明显标记以显示并非真皮草。
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是一家注册于英国伦敦的动物保护公益机构,自2010年以来将英国拒绝皮草的运动引进中国等亚洲地区,呼吁大众选择零皮草生活(Fur Free Life)这一仁爱无伤害时尚(cruelty freefashion)生活方式,在生活中不使用任何动物皮草元素制品,愿意表明自己拒绝皮草的态度,并号召周围的人一起零皮草的举动。零皮草是仁爱理念的传承,更是当代社会价值的时尚风向标,更是符合国际潮流。
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中国区事务总监张媛媛在2月25日出席香港反对皮草展的活动中向皮草商喊话,“皮草养殖业是极其残酷的,英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已经立法禁止,狐狸、水貂、貉等野生动物被圈养在铁丝笼里造成了身体精神的极大痛苦,为了皮毛的质量,活剥皮更是常见,因为动物在极度痛苦中被剥下的皮毛方会炸毛,皮毛蓬松竖立显出光泽的背后是最大的苦痛。毛皮业协会对外宣传声称行业反对残暴对待动物,实在是谎话连连。”
除了传统的皮草动物之外,每年大概有二百万猫狗被残忍剥皮,制成大衣、手套或饰品等物件,并被贴上假标签蒙蔽消费者。一、二百元就能轻易购到整张猫狗皮。狗皮草多为德国黑背、金毛或拉布拉多等大型犬的皮毛。
如何对待皮草,往小里说是个人选择问题,往大里说,是个全民生活观和境界的问题,皮草源于原始人茹毛饮血的时代,食不果腹衣不蔽体,打到猎物才把兽皮披身上,如今人类早已进入工业化文明N多年了,完全用不着穿兽皮,用动物血淋淋的惨叫和挣扎换来的所谓的尊贵和美丽,其实是消费生命的残酷做派。
行动亚洲动物保护团队执行长苏佩芬女士近日在英国呼吁:做为世界前列的经济体的中国也应该承担弘扬善时尚,早日终止皮草业,希望中国消费者早日加入零皮草生活,支持和鼓励零皮草设计师及零皮草服饰公司及零售商的发展。也期待在中国能有类似的no fur场所,一起来推动零皮草生活观念。